世上安得两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

最近得知电影《西游记 女儿国》的上映。我对剧情完全无感,只对主题歌产生了兴趣:

男:

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

反省凡心损梵行 从来如此莫聪明

既生苦难我西行 何生红颜你倾城

如何抹去你身影 如同忘却我姓名

女:

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

心恋我百转千回 快带我远走高飞

念什么善恶慈悲 等什么望穿秋水

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

歌词乍一看很好,却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
好自不必多言,不对劲在哪里呢?

歌词的作者,署名是“仓央嘉措/杨洁/赵英俊”。

仓央嘉措是谁呢?西藏六世达赖,生活在清康熙年间,身世传奇,有“情僧”之称。

一位活佛,被称为“情僧”,下场好不了。一边当活佛,一边谈恋爱,除非有济公吃鸡的本事,否则就像唐后主李煜:好诗人,却是个不务正业的糟糕领袖。

仓央嘉措怎么就成了词作者呢?因为歌词里有这么一句,据说是仓央嘉措所作:

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

然而,细细考察,这两句却并非仓央嘉措的原句。

原句是什么?

是这样的:

མཛངས་མའི་ཐུགས་དང་བསྟུན་ན།།

ཚེ་འདིའི་ཆོས་སྐལ་ཆད་འགྲོ།།

དབེན་པའི་རི་ཁྲོད་འགྲིམསན།།

བུ་མོའི་ཐུགས་དང་འགལ་འགྲོ།།

晕了没?我是晕了。是的,原诗用藏语写成。藏学家于道泉(已故)将它直接翻译了过来,就是:

若要随彼女的心意

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

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

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

后来,文学家曾缄(已故)觉得这个翻译丧失了韵味,于是重译为:

曾虑多情损梵行,

入山又恐别倾城。

已经翻译完了,但是感觉好像这诗没说完啊,于是译者加了两句,来深化主题:

世间安得双全法,

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
这样看来,这两句的作者与其说是仓央嘉措,倒不如说是曾缄。

这首歌的男声显然是唐三藏的口吻。唐朝的和尚唱起了清朝和尚、而且是汉传佛教高僧唱起了藏传佛教活佛署名的诗,弄得我有点想参加吐槽大会了。

好在意境上,仓央嘉措的诗句,跟唐僧的两难心境是相当吻合的。

然而,后面的歌词就不对路了。

快带我远走高飞

事实是唐僧要远走高飞,离开女儿国去西天取经,女王不肯离开她的国土和臣民,怎么唱成了女王想远走高飞呢?如果那样的话,不如随唐僧一路西行啊,权当收了个四徒弟。

心里想的是“留下来”,嘴上却说“带我走”,女王就是心口不一。

到头来,这首歌的点睛之笔,仍然是“王权富贵” 一句, 出自86 版西游记的《女儿情》:

鸳鸯双栖蝶双飞, 满园春色惹人醉。

悄悄问圣僧, 女儿美不美,女儿美不美。

说什么王权富贵, 怕什么戒律清规。

只愿天长地久,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。

爱恋伊,爱恋伊,愿今生常相随。

而这首歌的词作者,就是 86 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(已故)。

老实说,《西游记 女儿国》若非赵丽颖颜值担当,我是看不下去的。为此,我还重温了一下 86 版西游记的《趣经女儿国》一集,那么影版就更不想看了——朱琳饰演的女王,才是那个美丽、端庄、重情义、识大体的女王啊。

《女儿情》一曲,世间人皆知,至今仍在传唱。

这首歌还有一首姊妹篇,名叫《相见难 别亦难》,据说是闫肃(已故)作词,恐怕知道的就少了。

相见难,别亦难, 怎诉这胸中语万千。

我柔情万种,他去志更坚,只怨今生无缘。

道不尽声声珍重,默默地祝福平安。

人间事常难遂人愿,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。

远去矣,远去矣, 从今后梦萦魂牵。

《女儿情》唱于这对璧人畅游御花园之日,《相见难》唱于二人分别之时。虽然是同一曲调,但编曲伴奏全然不同。前者温婉细腻,乐而不淫;后者悲壮凄美,哀而不伤。

如果要吐槽,这里算是个槽点:“相见难别亦难”之句,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,而唐僧生活于初唐;“人间事常难遂人愿”一句,化自宋代苏轼《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》,略有穿越。

然而,用李商隐的这首诗,来形容彼时女王和唐僧的心境,却比仓央嘉措的诗更为细腻:
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
“丝方尽”即“思方尽”。《趣经女儿国》一集结尾处是女王目送唐僧远去,望穿秋水依依不舍,不知是不是如春蚕般,到死才了却此番思念?

86 版西游记里,有那么几集,我小时候,一看见就换台了,《趣经女儿国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偶尔看一次,全是冲着蝎子精的面子。

长大之后,这一集却不忍心跳过了。

杨洁女士已经驾鹤西去。然而念起这两句,仍然让人心动:

悄悄问圣僧,女儿美不美,女儿美不美?

我想,若我是圣僧,当时我就从了。

可是,时光倒流,一个女孩也曾拉着我的衣袖,反反复复地问:

女儿美不美,女儿美不美?

我心想:这个女生,好烦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