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仓库,简书展厅

两年多以前,从希腊旅游归来,我写了篇博客《三分钟学会希腊语》。最近一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这篇博文的浏览量只有 22;两年多以来,该文的评论数是 0。我想,这也许就属于垃圾文字吧。

最近在体验简书,我挑了几篇关于语言文字的旧博文贴了上去,其中就包括这一篇讲希腊语的。出乎意料的是,这篇在我博客上两年间属于无人问津的小文,在简书发布后就立刻被收在“语言学习”专题里,在短短 5 天内,被 710 人阅读,51 个人喜欢。到目前为止,此文在被挤出“最近七日热门”前十之前赖了两周时间,在“最近三十日热门”里盘踞了三周,排名至今还在上升。

插图1 简书十大里的《三分钟学会希腊语》

我用简书的事儿没有对任何人声张,开始的时候还用了个笔名,可以断定阅读和喜欢此文的读者都是陌生人。这样的关注度,对很多资深博主来说也许微不足道,但却让我倍感欣慰,并有种变废为宝的满足感。有人说,垃圾其实是有用的资源放错了地方,这话用在博文上大概也是吧。事实上,当想到可能有更多读者时,我会忍不住把它修改得更好一些,让“垃圾”发挥更多的作用。于是,这篇介绍小语种的博文,现在已经被我改得面目全非。最近,《简书周刊》第2期发表,这篇有标题党之嫌的帖子,赫然跟《先脱为敬》《关于性工作者的杂记》并列出现在封面上,不知读者会作何联想,反正我感到荣幸。对我而言,简书是个把博客里的文字垃圾变废为宝的好地方。

插图2 《简书周刊》第2期封面

明明有人喜欢,为什么文字放在自己博客里就一直是垃圾呢?前几天跟 Derek 聊过“平台”的话题。他代购的一款耳机价廉物美却无人问津,属于“酒香只怕巷子深”。我说“平台很重要”。我的博客就是我的文字平台;我这个人很过时,没有微博,不用微信,facebook 和 twitter 基本不上,除了有一段时间用 QQ 外,几乎不用任何流行的社交平台来宣传我的博客,而晴耕雨讀志这个平台连 SEO 也不会做,流量几乎全仗几位独立博客的博主做友链宣传和互访。最近我有意减少了在别人博客评论的次数,也有意降低了博客更新频率,结果发现:我自己的博文在更新两三天后,基本上就少有人来评论了。那么,那些旧文字,是不是就永远被封闭在独立博客这个孤岛上,慢慢腐烂成垃圾,而不为人知呢?

简书对外宣传的最大亮点是用 Markdown 写作。晴耕雨讀志后台和评论已经用上了 Markdown,因此简书并不新鲜,但很方便,直接拷贝粘贴过去就行了。简书对我的意义在于,那里的人不太少,能够让我的文字有更多的用处;那里的人又不太多,不至于让安静的声音淹没在喧嚣里。话说“性静情逸,心动神疲。守真志满,逐物意移。”我希望简书在其中达到某种平衡。如果说,博客是个仓库,什么都往里写,那么我愿意把简书作为展厅,在那里展示自己最好的东西。或者说,简书就像世博会,因为有个平台帮助运作,我只需在那里盖一个场馆,让万里之外那些无缘来我博客旅游的人,在馆中一叙。土木坛子曾撰文为简书的未来担忧,我倒不觉得。场馆常在那里当然好,但如果曲终人散,那也不过是像世博会一样拆掉场馆,别处再见。

事实上,我整理了一下旧文,发现精品并不多。简书是一个契机,来促使我用更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博客。

于是,就有了简书上的晴耕雨讀志的精選集

原文链接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